??專利法所保護的發明創造有其特定的含義。專利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整體或者局部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條及二十三條指出:“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于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告的專利文件中。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
??形式一:違反專利法第五條規定
??1、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違反國家法律的發明創造”應當理解為一項發明創造的目的本身為我國法律明文禁止或者與我國法律相違背。比如,由于吸毒是我國法律禁止的,因此有關制造海洛因的方法,則是屬于違反國家法律的發明創造,不能被授予專利權。但是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麻醉品、鎮靜劑、興奮劑,則是可以授予專利權的。違反社會公德是指違反公眾普遍認為是正當的、并被接受的倫理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中國專利法中的社會公德僅限于中國境內[2]。比如用于克隆人的藥物、用于人胚胎的工業或者商業應用過程中的藥物等,則在我國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妨害公共利益是指發明創造的實施或使用會給公眾或社會造成危害或者會使國家和社會的正常秩序受到影響。比如發明創造的實施或使用會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浪費能源或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危害公眾健康,不能被授予專利權。但是,如果發明創造在產生積極效果的同時存在某些缺點的,則不能以“妨礙公共利益”為由排除授權。比如,對人體有某種副作用的藥品。
??2、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人類遺傳資源包括人類遺傳資源材料和人類遺傳資源信息。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是指含有人體基因組、基因等遺傳物質的器官、組織、細胞等遺傳材料。人類遺傳資源信息是指利用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產生的數據等信息資料。這一規定背后的法理基礎是遺傳資源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族財富,不應當為專利權人所壟斷。
??形式二:違反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定
??1、科學發現
??科學發現是指科學活動中對未知事物或規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實的發現和理論的提出。如科學家、物理學家等發現了一些自然規律或者自然現象,都屬于科學發現范疇,無法進行專利申請。
??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是指導人們進行思維、表述、判斷和記錄的規則和方法,其特點在于,使用時需經過人腦的思考與判斷。如:定義的打牌等游戲的規則,組織、生產、管理方法及制度,分類規則、編排方法、專利分類法,操作說明等均不可進行專利申請。
??3、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體或者動物體為直接實施對象,進行識別、確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過程,充滿了人為的主觀因素,無法在產業上應用,無法進行專利申請。如以治療為目的的針灸、麻醉或推拿方法,外科手術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方法、心理療法,為實施治療方法采用的輔助方法——血液透析方法等,處置人體或動物體傷口的方法——傷口消毒方法、包扎方法等。
??4、動物和植物品種不可以申請專利,但其生產方法,可授予專利權;
??如通過蘋果與梨或桃的嫁接,形成一種新型的蘋果梨或蘋果桃,最新的蘋果梨或蘋果桃品種;以及袁隆平研發的雜交水稻,屬于植物新品種,都不可以申請專利,但可以通過專利法以外的法規保護,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5、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原子核變換方法以及用該方法所獲得的物質指一個或幾個原子核經分裂或者聚合形成一個或多個新原子核的過程。這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國防、科研和公共生活的重大利益,不宜為單位或私人壟斷,故國家規定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6、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起主要標識作用的設計。
??平面印刷品主要是指平面包裝袋、瓶貼、標貼等用于裝入被銷售的商品或者用于附著于其產品之上、不單獨向消費者出售的二維印刷品,也可以包含用于標示某種服務的二維印刷品。平面印刷品的目的是讓消費者識別商品的來源,它的外觀設計是不能獲得。
凱粵提示:以上就是關于“避雷!這些發明創造不能授予專利”的介紹,詳情可以咨詢凱粵客服,或者是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凱粵也可以幫您代為申請專利,我們是一家有著十年知識產權保護經驗的專業公司,對專利、商標、條形碼、高新等都有經驗。